店宝宝:拥抱电商 从容面对35岁职场危机

最近随着《三十而已》这部电视剧的走热,引发了人们对自己中年的一些反思。这部电视剧讲述了三个不同职业,不同地位和不同阶段婚姻的30岁女人。而之所以电视剧会特别火,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它完全是对现实社会的写实。中国古人讲三十而立,但在现实社会中到了30岁真正有成家立业之后,却会出现一一系列的生活陷阱,其中职场生涯是三十多岁的人要面对的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

职场魔咒35岁

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热议的职场话题就是35岁以上人员被频繁辞退的事。发生最多辞退事件的公司大多是互联网公司,还有一些高科技公司。其实在招聘市场上35岁也同样是一道分水岭,放眼望去似乎35岁的年轻人有着大量的机会和可能,35岁以上的中年人则被关闭寻找新机遇的可能,这个年纪还在找工作在很多人眼里则意味着职场的失败。

而在很多统计数据看来都是以35作为一个分界线。无论是就业还是住房好像35岁以上的人突然之间就从公众视野里消失不见了。数据背后或许就是大部分人沉没的事实。现在很多公司招聘管理层都会倾向于从内部提拔,因为内部的人不仅熟悉业务而且还能从公司基层走出来说明能力优秀,然后对于中高层管理者也会选择挖同行内比较优秀的人,不过这样会同时阻碍公司员工在这条路径上的发展方向。

根据一个官方机构的关于事业率的调查显示,35岁以上的中年人,工作相比低年龄阶段的年轻人来说是最稳定的。从具体的年龄段来看的话,36-45岁和46-55岁两个年龄段的人群,一直是中国失业率比较低的人群。在中国是这样,在国外也一样,根据香港的政府统计资料,30-39岁之间人群的失业率是1.9%,40-49岁的失业率是2.2%,而20-29岁的年轻人失业率却有5.5%。

隐藏在这么低失业率的下的是中年人对工作的焦虑。中年人可能是对工作最为焦虑的人群,他们日常的压力来自于家庭老小,重压之下,已经不存在跳槽的资本,因为跳槽就意味着风险。

以色列研究者以34个国家数据为根据做的一项研究发现,年轻人虽然失业率高,但其中更多是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相比之下35岁以上的求职者想找到工作更难,他们一旦失业重新找一份工作的时间要比年轻人更长。中国的情况也能印证这一点,早在2007年,就有学者对上海和成都30万份招聘广告进行了调查,他发现上海8成以上职位都要求应聘者年龄在35岁以下,在成都,这个比例也接近7成。过了40岁就更惨了,上海只有不到5%的职位向他们开放。

在中国素有铁饭碗之称的公务员也逃不过这个魔咒,早在199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一次面向社会招考开始,《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条例》就将报考年龄明确限制在35岁以下。即使到了今天,国家公务员考试对大部分考生的年龄要求仍然是18到35岁。

那为什么职场普遍不欢迎35岁以上的人呢?

和年轻人的差距

和大多数还在招聘的公司看来,35岁以上的人似乎没有自带资源、流量或者其他肉眼可见的价值资源,那么对公司来说就是负资产。但似乎这是一种偏见,因为根据一项以丹麦企业为数据的研究证明,在一家公司里35岁以上的员工才是一家公司生产率最高的群体。特别是当员工平均年龄在37的时候,企业的平均生产率将会达到最大。

但是在现实中企业往往更关注的是员工的投入产出比,年轻人虽然效率不高但是拿的薪水少,企业不愿意招聘35岁以上的员工出了觉得成本划不来外,还有人才晋升梯度上的考虑,因为公司对人才的激励很大的程度出了涨薪之外就是升职了,而招聘中年人因为经验更深因此势必会抢占晋升这一部分资源,这也是企业不愿意看到的状况。

除了这些客观条件,其实在客观上看来,中年人和年轻人相比也有些“掉队”!

这种掉队出现在很多方面,有接触新事物的意愿,也有不愿意学习新技能心态。在这里说一个我真实接触到的例子。

因为我从事互联网运营很早,所以我身边有很多早年就做互联网运营的人,后来有一个以前共事过,后来创业的前同事,让我帮忙找一个运营总监,我原以为这个职位对于身边很多朋友来说应该是吸引力比价大的,但是一连发给好几个人都杳无音讯。当时就觉得奇怪,然后去问他们原因,结果得到的回复却是他们觉得自己和招聘条件不符,再想到他们都是一帮在这个行业里面摸爬滚打十数年的老人,还能出现条件不符的?好奇之下我重新看了一眼招聘需求。结果发现最后一条是“需要有个人视频好运营或者b站up主经验”,我也没想到就这么简单的一条会难住这么多的人。

通过这个例子我才发现,原来35岁以上的人对于新生事物的接触程度竟然如此之低。在是个00后都会拍vlog视频,甚至做视频博主都大有人在做的今天,一个在互联网运营熬了十年的人竟然完全没接触过,把这个现象放大,我们不难猜测,虽然现在直播带货很热,但是他们肯定没有去认真看过李佳琪、薇娅的直播。这几乎是大部分35岁以上运营的现状。

虽然大多数人不至于失业,但是他们的薪资水平肉眼可见的停涨了很多年,也许除了关注外部环境,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很多企业不愿意找一个经验深厚的人宁愿找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并不是职场在淘汰35岁的人,而是他们自己在淘汰自己。他们所拥有的工作技能早已经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工作要求。

在社会环境倾轧和自我淘汰如何面对中年职场陷阱实现自救,办法在哪呢?

站在时代第一线

为了躲避中年职业陷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升到管理层,似乎只要升到管理层就能诸邪退避,安然度过中年陷阱,但这其实是另一种的误入歧途。

首先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管理层人数必定都是很少的,再加上一部分空降人员,其实内部要想晋升上去难度非常大。再加上近年来所有公司的管理模式都向着扁平化方向发展,这无疑进一步压缩了中间层级的位置,从客观上来说,部门那么多人都是在竞争同一个位置,所以不可能人人都成功转成管理岗。

所以说还要你回到最本质的问题上来,先要解决丧失好奇心的问题。年轻人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很多,最宝贵的无疑就是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没有了好奇心的中年人就会固步自封。不过好消息是,只要你愿意拥抱新生事物,愿意继续成长,那么机会的大门依然会向你打开。

就在今年七月国家三部门又发布了9个新职业,“互联网营销师”“在线学习服务师”等新职业成为国家认可的新职业。现在火热的直播带货直播也有了官方认证的正式称谓:互联网营销师。人社部联合钉钉发布首份《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发展报告》:显示未来5年新职业人才缺口超3000万人!

那么新职业对“旧人”来说又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其实与其将这些新的机会看作是职业,反倒不如看成是能力。

例如在短视频平台做一名博主就可以认为有利用新媒介去影响别人的能力,如果会开网店就有网销的能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大多数情况下将其看成是职业而非能力,而面对职业则是隔行如隔山,阻碍了很多人进一步发展。

看到这里就需要明白一点—— 新职业出现背后,是新生产关系正在逐渐成型!什么是新的生产关系?就是一件商品从生产到销售过程中,人与人的协作方式、环节中的利益分配,产生了结构性变化!

首先需要认识到,现在不比以往,线上线下融合成为了目前几乎各个行业主流的商业模式,未来的变化也是瞬息万变。如果你还想要保持足够的竞争力就必须要不断涉猎新的领域,这就需要你保持持续学习。

实际上已经有人已经在这么做了。以店宝宝用户为例,店宝宝作为国内电商服务行业的领导者,是专门为零基础开网店的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整合服务的电商创业平台,目前在店宝宝上开网店创业的群体有40%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但目前的趋势是35岁以上人群的占比正在逐步提高。

从店宝宝用户变化的数据就能看出,有一部分人正在极力拥抱新时代,掌握新能力。只有不抛弃持续学习能力的人,才可以可以在职场努力争取机会,他也会去尝试最新的商业模式,比如利用公众号,b站,抖音,今日头条等等去自我表达,也就是成为大家眼里的一个自媒体。在大家逐步转向新职业的时候要尽量做自己感兴趣甚至热爱的事情,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一遍又一遍地忍受挫败,鼓起勇气不断尝试,甚至无视早期的无金钱回报去做这些事。最后才会和时代同呼吸共命运,远离中年职场陷阱。